撰写复盘记录,旨在将投资中的思考转化为文字,以理清思路,对抗人性的情绪化。交易本身是反人性的,它要求我们保持清醒、客观与纪律。通过记录与回顾,我们得以系统性地检视决策过程,避免重蹈情绪化覆辙。
前文提及的上周五美股暴跌、以及对“贸易战2.0”可能性的担忧,随着本周一的开盘已尘埃落定。早盘市场反应平稳,可谓“虚惊一场”。
指数基金:按计划执行
原以为会迎来大跌,在支付宝平台增建了沪深300和恒生科技指数的仓位。然而,尾盘市场跌幅大多收回。鉴于本次建仓资金量不大,暂不进行额外操作。指数基金后续的补仓策略将趋于保守和缓慢,大部分增量资金会结合固收+产品进行配置。
港股:对“黑天鹅”的快速反应与纪律性交易
依据目前的港股仓位,如果持续下跌,需要挪动新的资金到场内进行交易。
小米事件与认知修正
今日小米遭遇“黑天鹅”事件:一起涉及其电动车的致死车祸。我的初步认知是:每年交通事故量庞大,在小米车辆保有量不断增加的前提下,发生个案是概率问题。只要后续调查排除车辆本身的设计缺陷,对股价的长期影响应是可控的。
上午,小米跌幅显著大于恒生科技板块其他股票。我因当时忙于用餐,且富途App未切换至资讯界面,错过了第一反应时间。
我根据技术分析,选择了一个自认为的底部筹码密集区,以下一个价差挂单买入。原计划可能需等待明日的交警通告,不料下午调查结果即公布——涉事驾驶员涉嫌酒驾、超速。此消息一出,股价应声回升。
交易总结:强化纪律
纪律性交易:本次建仓被明确定义为短线投机(“赌博”)。其核心目标是:若成功,快速获利离场,以降低现有持仓的平均成本;若失败,果断认亏出局。 原计划是今日或明日兑现,最终在今日市场反弹中完成操作。
回顾此前的交易:对照最初的资金规划,目前仓位已接近满仓。翻看美团和半个月前小米的交易记录,发现此前数次短线买入后遭遇下跌,未能及时止损,反而不理性地抱有回本幻想,这是巨大的问题。
本次交易最大的进步在于:对短线仓位,能够做到“不贪多”;严格遵循交易计划,没有在不适合加仓的时点盲目投入。
短线交易的费用
过去在券商系统研发中,曾深入研究过交易费用问题,但从未从交易者的角度仔细权衡其影响。直到今天,在进行一次标准的 T+0 回转交易时,我特意核算收益,才清晰地意识到港股印花税(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)是交易成本中的最大一项。
回想起来,我职业生涯的起点就是在研发港美股的券商系统,我深知交易费用在系统中的重要性,却缺乏作为交易者对其多与少的切身体会,更未曾细究作为上市公司的**香港交易所(港交所)**是如何盈利的。在年初开通港股通时,我的投资目标仍停留在恒生科技板块,未曾考虑买入港交所自身的股票。这种心态,颇有一种“在哪里跌倒,就想在哪里站起来”的执念。
事实证明,有限的认知框定了最初的投资选择。 考虑到中国内地的上交所和深交所都属于国家机构,并非上市公司,我其实曾将目光投向了类似的行业——国内券商。选择券商,主要是受到“牛市旗手”这一媒体叙事的引导。然而,如果能进行对比,交易所作为市场基础设施,具有天然的稀缺性和垄断性,无疑是比券商更优质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