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股暗盘交易有较多的专有名词,大部分都认识,还是存在部分不熟悉的。
参考资料:全员抽签!轩竹生物-B(2575.HK)上市首日大涨127%,19万人选择摸一手
这是一份暗盘相关的文章,梳理并解释里面的专有名词:公司本次全球发售6733.35万股,招股定价11.6港元。发行比例为13%,募资总额约7.81亿港元,采用机制B分配方式,公开发售固定占比10%。国配部分引入了1家基石投资者,认购约0.77亿港元,占全球发售的9.81%。 公司本次申购总人数达37.6万人,其中19万人选择申购1手;另外乙组申购人数为19,516人,顶头槌2416张。
配售结果显示,公司招股公开认购倍数达4908.33倍,国配认购10.15倍,无回拨; 轩竹生物-B一手中签率仅1%,全员抽签,顶头锤也不稳中,最终中签人数为13,467人。此外,公司此次上市无绿鞋。
以下是对文章中涉及的港股IPO及暗盘相关专有名词的系统梳理和解释:
发售结构与分配机制
-
全球发售
指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(IPO)时面向全球投资者的发售行为,包括公开发售(面向散户)和国际配售(面向机构)两部分。本次轩竹生物-B全球发售6733.35万股,发行比例13%,意味着上市后公众持股占总股本的13%。 -
机制B分配方式
港交所2023年推出的新股分配机制,允许发行人预先设定公开发售比例(下限10%、上限60%),且无回拨机制。轩竹生物-B选择公开发售固定占比10%,即使公开认购倍数高达4908倍,也不会从国际配售向公开发售调拨股份,导致公开发售份额始终为673.34万股。 -
回拨机制
传统机制A下,若公开发售超额认购倍数触发阈值(如100倍以上),可将国际配售股份回拨至公开发售,最高达50%。但机制B不适用此规则,因此轩竹生物-B未进行回拨。
认购群体与申购策略
-
公开发售与国际配售
- 公开发售:占全球发售10%(673.34万股),面向个人投资者,申购人数达37.6万,其中19万人仅申购1手。
- 国际配售:占90%(6060.01万股),主要分配给机构投资者。本次引入1家基石投资者,认购0.77亿港元,占全球发售的9.81%,锁定期通常为6个月。
-
甲组与乙组
- 甲组:申购金额≤500万港元的中小投资者,分配公开发售50%的股份(336.67万股)。本次甲组申购人数19万,其中19万人仅申购1手。
- 乙组:申购金额>500万港元的高净值投资者或机构,分配公开发售剩余50%的股份(336.67万股)。本次乙组申购人数19,516人,顶头槌(最高申购量)达2416张。
-
顶头槌申购
指乙组投资者按公开发售最高限额申购,通常可认购公开发售股份的50%。轩竹生物-B顶头槌数量为2416张,但因公开发售极度火爆(超购4908倍),顶头槌投资者仍需抽签,中签率极低。
认购数据与中签规则
-
认购倍数
- 公开认购倍数:公开发售有效申购资金除以发售金额,反映散户需求热度。轩竹生物-B达4908.33倍,创市场新高。
- 国配认购倍数:国际配售有效申购金额除以发售金额,轩竹生物-B为10.15倍,显示机构需求适中。
-
一手中签率与全员抽签
- 一手中签率:申购1手(通常为最小交易单位)的中签概率。轩竹生物-B仅1%,意味着每100人中仅1人中签。
- 全员抽签:因公开发售超额认购倍数极高,所有申购者(包括乙组和顶头槌投资者)均需通过抽签分配股份,无“稳中”机制。
-
碎股分配
公开发售股份按比例分配后,不足1手的碎股(如50股)会汇总后按申购金额从高到低分配。轩竹生物-B中签人数13,467人,部分投资者可能通过碎股分配额外获得股份。
特殊机制与市场影响
-
基石投资者
指在IPO前与发行人签署认购协议的战略投资者,通常为知名机构或企业。轩竹生物-B引入1家基石投资者,认购0.77亿港元,占全球发售的9.81%,旨在增强市场信心。 -
绿鞋机制(超额配售选择权)
承销商可在上市后30天内超额发售15%的股份,用于平抑股价波动。若股价跌破发行价,承销商需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支撑价格。轩竹生物-B未采用绿鞋机制,可能导致上市初期股价波动较大。 -
暗盘交易
新股上市前一日的场外交易,通常由券商提供平台。暗盘价格反映市场对新股的初步预期,若高于发行价(如轩竹生物-B暗盘价可能上涨),预示上市首日表现较好;反之则可能破发。
关键术语对比与市场背景
-
机制A vs 机制B
机制A允许回拨,散户在超购时可获得更多股份;机制B固定公开发售比例,更适合机构主导的IPO。轩竹生物-B选择机制B,可能因承销商希望平衡机构与散户的分配。 -
甲组 vs 乙组
甲组中签率低但每手收益可能更高(因分配更分散),乙组中签率较高但需承担更高融资成本。轩竹生物-B乙组申购人数19,516人,反映高净值投资者对医药股的追捧。 -
回拨机制的取消影响
机制B下无回拨,导致轩竹生物-B公开发售仅673万股,加剧散户“僧多粥少”局面,一手中签率创历史新低。
总结
轩竹生物-B的IPO案例集中体现了港股市场的结构性特征:机制B的应用限制了散户的获配比例,基石投资者的引入稳定了机构端需求,而超高认购倍数和全员抽签则凸显了市场对生物医药股的投机热度。暗盘交易和绿鞋机制的缺席,进一步放大了上市初期的不确定性。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偏好,理性评估新股的基本面与市场情绪,避免盲目跟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