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石今天上市了,有个大学室友在里面干了很多年,主导某款产品的硬件研发。
要说专业呢,影石主营业务是运动相机,和大学的本专业关联最多:自动化。自动化是个大专业,大二时候分小专业,要说大学室友,其实有两拨人,第一拨是大一室友,第二拨是大二室友,重新分小专业的时候,寝室也重新分了。我们这个小专业,涉及嵌入式、工程自动控制、电路设计,总的来说就是很杂。
工作概览
大学毕业后,四个人走了四个方向,虽然都是自动化专业,但是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。这里也是巧了,寝室四个人,有三个人,短暂的在深圳相聚了两年,我是分派到了深圳分公司。
- 本人 以前的文章里面也写过,毕业就开始做金融IT,一直做的都是港美股方向,站点上,相关的业务内容更新的比较少。怎么说呢,业务可以说了解,懂一些,但是不够深入,做的一直都是交易相关内容,后面也拓展了系统底层通讯的维护、监控系统,干了很多杂活。
- 室友A 开始好像是宁波,做空调相关的硬件应发,然后去了深圳,前面几份工作不太清楚,深圳跳槽过一次,中兴通讯,试用期还没结束就走了,各种不合适,接着影石,做了很多年,主导了某款运动相机的硬件研发。
- 室友B 中间的经历不了解,目前在武汉搞汽车相关的硬件研发,做了很多年。
- 室友C 目前在深圳万科,做房地产监工。
人生选择
其他两个有没有后悔,不是很清楚,联系的比较少,上次联系还是从深圳走的时候,三个逗比聚餐,给武汉的哥们打了视频电话。
读书的时候,寝室几个就一直说,我不应该走自动化,应该直接去计算机系,太喜欢写代码的,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为什么没选计算机,以前的文章都写过。
到了现在这年龄,钱是个避不开的话题,当初从深圳走,就是房价太高,想着去杭州定居,机缘巧合,杭州没定居,跑到上海打工赚钱,也是幸运的,没有在高位接盘杭州的房子。从深圳走的时候,刚好是国内港美股最火热的时候,跳槽涨薪了一波,但是没清楚的行业认知:国内引流是灰色地带,有政策风险。简单来说,就是绕开了港股通,直接在港美股进行交易。21年上头一刀切,直接把国内的引流给封了,导致了国内的券商纷纷转型,港美股业务大幅缩水。说白了,金融你必须要合规。
回到写稿子的缘由,影石上市暴涨了一波270%,公司内部给了认购方案,具体金额这里就不谈了。只能说,室友A在深圳买房的首付,大概率是有了。虽说我俩没太深入谈这个认购的事情,其实我也心动了,想通过他的渠道,认购一部分,但是牵扯的金额太大,有点扛不住这个风险。室友最后也是选择了风险更低的认购方案。
家底都不厚实,扛不住大额的亏损;能抗住,扔五十个进去试试又怎么样,这种机会,一辈子也碰不到几次。
要说这十年没赚钱,那是瞎说,偶尔还是羡慕那些赚钱更多的,这十年至少是开心的,做的都是自己想做的事情,没碰到什么职场PUA。
房地产让我们绕不开钱,毕竟首付三成在那里摆着,能不能赚钱,除开你是否努力,行业处于什么周期,能不能带着朝上走也不可忽略。那会是有机会去影石,毕竟时间很早,那会他们的产品主打境外,境内都还没什么名气,港美股的圈子干安逸了,嵌入式的本领也差不多都还给学校了。
瞎扯了一圈,年轻人,很难看懂一个行业,更别说制定什么十年的工作规划了。
产品出海
外贸赚钱,同样的产品,国内卖一千,国外卖三千,甚至更多。更何况是现在国内各种价格内卷。影石、大疆目前针对全景相机这个赛道,已经干起来了。
影石也好、大疆也好,除开依托深圳的产业链优势,产品出海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。国内的市场竞争激烈,价格内卷严重,而国外市场相对来说,价格更高,利润空间更大。前期容易存活。